2009年,西安交通大学实证所联合其他7所院校,在全国八个大型城市展开了第一轮“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本次调查是对2009年调查的延续与拓展。本次调查将于2014年9月-10月展开,项目采取计算机辅助调查技术(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 CAPI)开展入户访问,预计完成195个社区/村委会的5850个被访户(人)的调查访问。所调查的城市与2009年保持一致,为(从北往南):长春、天津、济南、兰州、西安、上海、厦门和广州。所要调查的社区居委会同样与2009年调查保持一致。调查合作方包括: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各地区的所要调查的社区及样本量如下:
城市名称
| 调查的社区数量
| 各社区样本量
| 各城市样本总量
|
长春
| 20
| 30
| 600
|
天津
| 27
| 30
| 810
|
济南
| 20
| 30
| 600
|
兰州
| 27
| 30
| 810
|
西安
| 27
| 30
| 810
|
上海
| 27
| 30
| 810
|
厦门
| 20
| 30
| 600
|
广州
| 27
| 30
| 810
|
总计
| 195
| ----
| 5850
|
表1:JSnet2014年调查社区及样本分布
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JSnet2014)是有关人际社会网络及其功效的专项调查,调查对象是在城市居住的中国公民。核心模块包括:求职经历网、创业经营网、春节拜年网、社交餐饮网、社会支持网、日常网以及微电网等7种社会网络形态。相关模块包括: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性格特征、个人生活方式、身心健康、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参与、社会信任、主观认同、社会公平感、风险感知、子女教育、医疗资源分配等。附加模块包括:联系方式和访问员评价。
本次调查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网络的因果效应分析;第二、社会网络的正负效应分析;第三、各类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比较;第四、与劳动力市场及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