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名称:基于行动的认知理论
讲座人: 张志伟 哲学系
讲座时间:2017年5月17日(周三)中午12:30
讲座地点:东二楼实证所会议室(东333)
讲座摘要:
知觉是当前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一个共同关注的主题。知觉哲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是知觉经验内容。知觉经验内容简称为知觉内容或经验内容。简单来说,一个知觉经验具有的内容就是这个经验向主体传达的信息。在关于知觉内容的说明中,我们可以大致区分两种不同的进路:以Wilfrid Sellars、John McDowell等为代表的通过人类相对于其他动物特有的高级的认知能力(如概念能力)来说明知觉内容的进路;以Maurice Merleau-Ponty、Samuel Todes、James J. Gibson等为代表的通过人类和其他动物共有的能力(如行动能力)来说明知觉内容的进路。实际上,这两种进路对应着我们作为认知者具有的双重身份:与其他非语言动物不同,我们是一种语言使用者;与其他非语言动物类似,我们是一种身体行动者。那么,是否存在一种融合这两种不同进路的统一的知觉内容理论呢?我将尝试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答案,并简要阐明一种基于行动的认知理论。
作为语言使用者,在学习用语言表达知觉经验过程中,我们在知觉和语言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知觉-语言关联。语言行为是我们对我们的知觉内容的表达。知觉-语言关联构成了我们作为语言使用者特有的认知表达模式。通过学习用语词指涉对象,我们在语词和对象之间建立了一种匹配:语词-对象匹配。语词-对象匹配是我们作为语言使用者特有的对象识别模式。我们基于语言的认知模式可称为语言识别。
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和其他动物一样 我们是一种身体行动者,知觉经验内容是我们原初的可能的行动规范(知觉规范性论题)。由于我们的身体具有的双重功能——既是能感知的又是能运动的,在与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觉内在地与行动关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关联对:知觉-行动关联(知觉-行动关联论题)。由于感知是一种基本的认知行为,知觉内容属于认知内容,知觉-行动关联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行动关联。类似于语言表达经验内容,行动同样可以看作知觉内容的表达。这样的话,知觉-行动关联构成了我们和其他动物共有的认知表达模式。作为身体行动者,我们通过身体行动识别各种对象。在识别行动中,我们的身体与被识别对象构成一个匹配对:身体-对象匹配。身体-对象匹配构成了我们和其他动物共有的对象识别模式。我们和其他动物共有的基于行动的认知模式可称为行动识别。
认知语法指认知具有的语法结构,例如,经验性命题“苹果是红的”具有一种主谓结构的认知语法。与命题知识类似,我们同样可以界定识别行动的认知语法。识别行动的一般描述形式为“行动者-行动内容”,例如,鸟-落在树枝上;猎豹捕食羚羊。这一形式具有一种基本的主谓语法结构。根据认知-行动关联,我们的经验性认知具有一种反映了我们的识别行动的语法结构的基本的主谓语法结构。换言之,人作为语言使用者的命题知识具有的基本的主谓语法结构反映了人作为身体行动者的识别行动具有的基本的主谓语法结构。人类认知和其他动物认知共有一种原初的基本的认知语法结构:主谓结构(认知的主谓语法论题)。
根据认知的计算-表征观点,认知是心智对事物进行表征以及对这些表征的操作。在个体行为层次上,计算-表征观点实际上预设了认知者是一个语言使用者。相对于计算-表征观点,我们可以界定一种基于行动的认知:认知的原初形式是动物通过身体行动对各种对象进行识别。根据这种基于行动的认知,行动在这样的意义上是首要的:成为一个认知者就是成为一个行动者,任何认知预设的先验的概念图式本质上是任何行动预设的先验的概念图式。这样一个图式我们可称之为行动者图式。
讲座人简介:张志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2016.6),哥本哈根大学主体性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3.9—2014.9),主
要研究领域:认知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近现代西方哲学。联系方式:zhangzhiwei@mail.xtju.ed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