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城市社区是服务居民生活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场景;其中,居民协作参与是社区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重要的实践组成部分。尽管学界对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展开了持续的研究讨论,但对于有效消解众多现实中的诸多困境仍缺少一个实践导向的建构性分析框架。
本研究基于国内近年来若干社区建设创新实践的经验研究,结合扎根理论方法与工效学理论,梳理出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脉络关联及其影响机制。通过居民社区参与设计工效学分析框架的建构,将居民属性、参与动机、参与能力、空间资源、路径资源、与参与行为结果感知等影响因素系统性地整合到居民社区参与的“情境构造”框架中,进而分析影响因素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多元的作用机制。
研究指出系统化的社区居民参与激励,具体应从社区居民参与的子系统优化和影响因素联合因果关系设计切入:人员子系统层面培育居民沟通协作能力和助建社区文化联结;技术子系统层面应提升公共信息多向度、多模态的传播效能;外部环境上则应注重参与合法性与空间可达性的提升;组织设计层面则应基于社区公共服务产品系统、社区参与流程,协调社区共治相关角色的职权转型。本研究发现设计工效学分析是弥合居民社区参与影响因素宏观与微观分析视角间的研究断层的关键范式。
主讲人简介
李慧,西安交通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杨建科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设计与社区参与。曾于《中国青年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等期刊及国际设计学会IASDR发表论文,并先后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若干项。